中午的文图The Press是最有趣的消遣地。我能听到借复旦管院名义给暴发户卖课的老师,能听到韩国留学生嘟噜嘟噜说一些好听的韩语,能听到包陈姜三人的闲散午饭漫谈,能听到焦头烂额的学术一起准备课程pre,伴着老掉牙的咖啡厅bgm选曲,喀拉拉的餐具,滴哩哩的叫号机,轰隆隆的磨豆声,咖啡机扑哧哧地打奶泡,扑哧哧地萃取,小黑温柔地跟顾客们聊天。这时西晒还没来,但气温已经升得足够高,太阳像冰箱里的照明灯,尽管冷气还是毫不客气地朝着人爆冲,但那一点点的光亮总能让人感受到一丝聊胜于无的温暖,给人带来一点点可以把握住的安全感。

听到包陈姜吃完午饭,打趣道,“还好不是今天下午开会,我们现在说要聊正事结果一个字没聊”,“这才像我们应该做的事”,“明天你是早八?要不现在直接睡在这儿”,“没事,想聊正事的时候再聊吧”,其间还有一些“高能预警”这种流行文化词汇的闪现。只有这种时候我感到离他们很近,在听他们讲课时,我很难想象他们曾经也是学生。

我老是止不住去想象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想象他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进入学界前怎么学习,怎么去爱,怎么做爱。而更多时候我活着自怨自艾自怜自愁的影子里,我想象我是一个多么超凡脱俗的妙语连珠的美女,但事实上我连导师口中的“简简单单”的开题都写不出来,我连爱都没得做。

导师说她知道我是一个“追求卓越”的人,她知道我在写东西的时候想的第一件事是把东西“写好”而不是把东西“写完”。前几天我在微博里说,我对自己产出的所有文字负责,如果任何形式的写作不是由灵感引出,我宁愿把题目放置一天,放置五年,我也不愿意写出一份普通的“文件”。现在我的研究文件夹里堆满了没有成型的思绪,我的草稿箱里充斥着我不太想发的文本。

我至今没有办法放弃心中的那份执念,哪怕它已经给我带来了长达半辈子的精神折磨——我想要成为“golden child”,我曾经一直都是,我从来没有跟身边哪个人有着趋同的特质。现在只有一些我觉得跟我的成就毫无关联的人觉得我是,但我想要更多比我更厉害的人也觉得我是。简言之,我不太爱往下比,我想要获得intellectually accomplished之流的认可,我的老师们,我的朋友们,他们觉得我特别吗?觉得我珍贵吗?

我还是在想象以后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总是觉得,我需要先把这一系列的想象都做完,才能脚踏实地推进我手里的生活。这个过程听上去很矛盾,就像论文开题一样,总觉得有必要把一切都构思完毕,才知道从introduction开始之后,每一个chapter里面应该包含哪些section,每一个section应该用什么样的逻辑去排序串连。所以如今有人问我,我以后要做什么工作,我答不出,导师问我,你的research questions是什么,我答不出。

导师告诉我,开题的时候只需要把目录列出,再把思绪和整合的材料填进去就好了,其他的事情可以并行着做,不着急做,理论框架和分析的部分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我发现我没有办法等着任何东西“自然而然地出现”,我也没有办法像包陈姜那样“想聊正事的时候再聊”,我需要迅速把控事物的全局和逻辑,才能获得那种安全感,像今天的太阳给我的那种安全感,就是尽管冬天已经踏马踩过,但总有那么一丁点的太阳可以把人托起来,不至于坠入深渊。

为了保护自己的情感圣地,本科毕业后我决心不再涉足任何文学研究,转到社会语言学“隔岸观火”,但我真的忘了人文社科的本质,它在外人看来就是所有人对着没有必要共情的事情进行百分之五百的共情,妄想着自己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社会可以被我们改成更好的社会,燃烧自己的人格,拒绝金钱和名利,只用情怀和苦痛筑成一些无病呻吟的文章,然后没有人看。最终有的人爬上塔顶,随意说一两句简单的道理就有人封为圣旨,有的人一生都在为这份authority和capital努力,发表的文章永远没有人在意。我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呢?我就是不够人文社科,我没有情怀,我自私,我现实。

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我的中学语文老师说我是个理科生了,但我好恨她说的话,好恨她,好恨我身上这个无法摆脱的“理科生”的标签。我花了整个初三去争取她的认可,而她却只喜欢我前女友写的郭敬明系作文。现在呢,现在我过着飘渺的生活,每一篇文字都在解剖与重构我的灵与肉,我的前女友赚着大把银子,在微博小号里说自己的女朋友“绝绝子”。